2022
10/11
09:09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近期,人民智庫圍繞當前城市青年(18—40歲)對居所的滿意度、認識和需求以及對當前住房政策理解和“理想住房”的期待,做了一份報告。調查顯示,當前城市青年對住房居住有了新要求,他們更關注居住的生活品質、安全和居住空間的個性化、智能化布置。
初到城市的年輕人多數要經歷一個租房期,對于他們而言,不將就、品質、個性成為租房的關鍵詞。不局限于傳統住房,如今長租公寓等細分品類的不斷發展滿足著年輕人多樣化的租賃需求,集中式長租公寓市場逐步走向規?;?、品質化、個性化,讓年輕人租房有了更多選擇。
便捷省心,長租公寓細分市場覆蓋不同客群
長租公寓,又名“白領公寓”“單身合租公寓”,是房地產三級市場一個新興的行業,是將業主房屋租賃過來進行裝修改造,配齊家具家電,以單間的形式出租給房屋周邊的白領人士。其中,集中式長租公寓主要以傳統的商業地產運作模式,利用自持土地開發或樓宇整租改造方式進行運營。在無錫,集中式長租公寓市場有冠寓、泊寓、朗詩寓、瓴寓等多個品牌,在社交、居住安全、個性化服務等方面滿足年輕人的居住需求,不僅解決了這部分人群的租房煩惱,更為城市留住青年人才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住著安心,還可以約朋友、客戶小聚。”便捷省心的服務和完善的配套讓陳先生選擇在冠寓學前東路店長租。公寓就在無錫市中心,周邊一公里生活圈內,美食、購物、娛樂應有盡有,步行即可抵達。年輕、陽光的陳先生,講求品質生活,與普通住房相比,他更喜歡溫馨的公寓。這里有共享的會客區、臺球桌,地下室里有健身房。一旁還有咖啡館,這里已成為他和朋友聚會、約見客戶的理想地點。
與以往不同,當代租房一族不僅看中住房品質,更在意周邊配套、智能化物業管理以及豐富的社群。如今的長租公寓也抓住這些關鍵要素,鉆研細分市場,構建滿足不同租戶需求的生活空間。如龍湖冠寓,就打造了以輕簡便利為主的自住型空間“豆豆”、以鄰為友的綜合型青年社區“松果”及以大戶型為主的輕奢服務型公寓“核桃”等產品線,覆蓋不同客群的不同需求。
更愛獨居,區位、配套成為年輕租房族首要關注點
“根據我們對租客的訪談可以了解到,在可承受租金范圍內,他們‘更想獨居單室套’‘通勤半小時以內’。不少年輕人抱有‘不想花時間磨合’‘不愿意和人共用廚房等區域’的想法,由此獨居是其最理想的居住方式。”旭輝瓴寓蘇皖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與此同時,房屋所處地段也備受重視,距離企業近的地段成為首選,以縮短通勤時間;其次則考慮配套成熟的區域。“在無錫,我們的租賃社區分布在城區,從位置配套上更能滿足年輕上班族的需求。”
傳統的租房模式中,租客們為了節省租金,常常選擇和朋友、同事等合租。而如今,對于“逃離集體生活”“過渡期也不將就”的年輕人而言,他們較關注提高生活便捷度的公共配套及渴望享受獨立的私密空間,而貪“懶”主義者則希望社區內具備書吧、咖啡廳、公共客廳、辦公洽談等個性化區域。由此,私密性好、配套齊全、安全系數高、個性化服務、社交成本低的長租公寓正在成為“租房新人類”的租房“剛需”。
該負責人介紹,旭輝瓴寓是行業內較早提出并踐行打造租賃住宅社區的租賃企業,通過首批開業租賃社區的成功,瓴寓判斷未來社區化、品質化、生活化的租賃社區才能更好滿足新市民長期居住的需求。
瞄準高品質,未來長租公寓增長空間可觀
接近酒店式的服務也是集中式長租公寓的品質表現之一。如以整租形式為一家企業提供服務的無錫龍湖冠寓,除了配備整潔的家具、齊全的家電、寬敞的共享會客廳等硬件設施外,還為企業員工提供便捷的管家式服務。公寓每天都有保潔人員入戶打掃,選擇五星級酒店的服務商提供床品定期清洗更換服務,保證干凈衛生。這種酒店式服務提升了企業員工入住體驗,讓青年人才們沒有后顧之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年輕人關注的智能化社區管理,同樣成為各品牌長租公寓的聚焦點。以旭輝瓴寓為例,其智慧化系統全面賦能社區安全,通過雙網、兩級防控,實現工作人員秒級響應。智能煙感及溫度探測器實時監測并無線傳輸至消防云平臺;智能人臉識別系統,幫助視屏循跡。后臺實時大屏,展現社區運營情況,24小時守護社區安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出現負增長,但居住消費支出逆勢上升,國民居住消費升級、居住條件改善、租房意愿均有所增強。在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租房解決居住的大趨勢下,找到商品房同等品質的可替代品是租賃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據旭輝瓴寓蘇皖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當下無錫市場集中式長租公寓的發展較為分散,行業排名前5的企業市場占比較低,長租公寓存在相當大的增長空間,未來5年將是長租公寓的爆發增長期,預估市場化集中式公寓將會呈5000套/年的態勢增長。未來品牌化、高品質的集中式長租公寓、租賃大社區也將逐步成為租賃的熱門選擇。(逯恒貞)
Copyright(C) 1998-2022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